相过莫怪频留坐,话到平生字字真
出处:《司徒凤山公见过》
明 · 邵宝
江汉功成召命新,南来泉上问山人。
时哉春暮还灵雨,久矣吾衰更老亲。
万里长安天在望,千秋淮海水如神。
相过莫怪频留坐,话到平生字字真。
时哉春暮还灵雨,久矣吾衰更老亲。
万里长安天在望,千秋淮海水如神。
相过莫怪频留坐,话到平生字字真。
鉴赏
此诗《司徒凤山公见过》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司徒凤山公来访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江汉功成召命新,南来泉上问山人”,开篇即以江汉之水的功成比喻司徒凤山公的显赫成就,同时点出其南行访友的举动,展现了一种谦逊而高雅的风范。接着,“问山人”三字则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尊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追求。
颔联“时哉春暮还灵雨,久矣吾衰更老亲”,通过“春暮”与“灵雨”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诗人自述“吾衰”,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无奈,但“更老亲”三字则透露出对亲情的珍惜与重视,彰显了人性中最温暖的一面。
颈联“万里长安天在望,千秋淮海水如神”,将目光投向远方,长安代表了繁华与权力的中心,而淮水则象征着宁静与智慧。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也蕴含了对历史长河中不变真理的追寻。
尾联“相过莫怪频留坐,话到平生字字真”,直抒胸臆,邀请友人留下共话平生,强调话语的真实与真诚。这一句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心灵交流价值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崇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情感和历史哲思的融合,展现了邵宝深邃的思想与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传递出对友情、亲情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