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游庐阜南山北,师住二林东院西
出处:《戏赠东林圭老》
宋 · 李纲
我游庐阜南山北,师住二林东院西。
试问远公求作佛,何如陶令醉如泥。
苦邀名山同莲社,笑送幽人过虎溪。
千载风流久寥落,更烦拈出与提撕。
试问远公求作佛,何如陶令醉如泥。
苦邀名山同莲社,笑送幽人过虎溪。
千载风流久寥落,更烦拈出与提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戏赠东林圭老》。诗中描绘了诗人游历庐山,探访东林寺的情景,并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与东林寺的高僧圭老进行对话。
首句“我游庐阜南山北”,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自己在庐山的南面和北面游历,展现了其行踪的广泛。接着,“师住二林东院西”则转向对圭老的居住地进行介绍,暗示了两人即将相遇。
“试问远公求作佛,何如陶令醉如泥。”这里引用了东晋高僧慧远和诗人陶渊明的例子,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圭老修行与世俗生活的不同态度的思考。慧远追求成佛,而陶渊明则醉心于田园生活,诗人在这里以幽默的方式提出问题,引人深思。
“苦邀名山同莲社,笑送幽人过虎溪。”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圭老之间的互动。诗人邀请圭老一同前往名山参加莲社(佛教僧侣集会),而圭老则以轻松的态度送别诗人,穿越虎溪,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两人之间既严肃又轻松的关系。
最后,“千载风流久寥落,更烦拈出与提撕。”诗人感慨于千年的风流人物已渐渐消失,希望圭老能继续传承和发扬,表达了对圭老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佛法传承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与高僧的对话,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与世俗生活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