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嗟何晚,叹予无俗情
出处:《寄寿陈愈草》
明 · 何吾驺
二十识君面,乍似希夷生。
一见嗟何晚,叹予无俗情。
亦如贺知章,谓是谪仙人。
爱君赤肝胆,对面跃性灵。
蔼然柳下和,追踪孤竹清。
治身净渣滓,饮露复踏冰。
别君十年来,沧江频寄声。
愧无满幅书,持赠长庚星。
每怀夙昔意,中夜感孤鸣。
愿言如婴儿,百年以长生。
爱人无已时,长写贝多经。
一见嗟何晚,叹予无俗情。
亦如贺知章,谓是谪仙人。
爱君赤肝胆,对面跃性灵。
蔼然柳下和,追踪孤竹清。
治身净渣滓,饮露复踏冰。
别君十年来,沧江频寄声。
愧无满幅书,持赠长庚星。
每怀夙昔意,中夜感孤鸣。
愿言如婴儿,百年以长生。
爱人无已时,长写贝多经。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愈草的深厚情感与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陈愈草品格、才华以及精神境界的高度赞赏。
首句“二十识君面,乍似希夷生”,以“希夷”(指道家哲学中的虚无、自然状态)形容初次见面的陈愈草给诗人带来的深刻印象,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一见嗟何晚,叹予无俗情”表达了诗人因未能早些结识而感到遗憾,同时也强调了自己与陈愈草之间精神层面的契合,即对世俗情感的超越。
“亦如贺知章,谓是谪仙人”一句,将陈愈草比作唐代诗人贺知章笔下的谪仙,进一步凸显其非凡的才华与超凡脱俗的形象。接下来,“爱君赤肝胆,对面跃性灵”则直接赞美陈愈草的真诚与直率,以及在交流中展现出的真我本色。
“蔼然柳下和,追踪孤竹清”通过引用古代文人的典故,进一步描绘陈愈草的温文尔雅与高洁品质。治身净渣滓,饮露复踏冰”则赞扬其修身养性的坚定与毅力。
“别君十年来,沧江频寄声”表达了诗人与陈愈草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保持联系。最后,“愧无满幅书,持赠长庚星”流露出诗人自谦之情,表示虽无法以文字全面表达对陈愈草的敬仰,但仍希望能以某种方式表达心意。
“每怀夙昔意,中夜感孤鸣”再次强调了对陈愈草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同时通过“愿言如婴儿,百年以长生”表达了对陈愈草长寿与纯洁心灵的祝愿。最后,“爱人无已时,长写贝多经”则以佛教的慈悲与智慧,表达了对陈愈草的无限敬爱与追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陈愈草个人魅力的赞美,更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与精神上的共鸣。通过丰富的比喻、典故和深情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陈愈草的崇敬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