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出处:《赠闾丘宿松》
唐 · 李白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
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
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
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
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
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
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阮籍:魏晋时期诗人。太守:古代地方官职。
东平:古地名。
剖竹:古代官员交接权力的象征。
一朝:短时间内。
风化清:政治风气清廉。
拂衣去:潇洒离去。
主人情:主人的情感或心意。
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宿松:古老的松树。
浮云知古城:比喻古城的宁静。
扫地:打扫地面。
物莽然:景象荒凉。
秋来:秋季来临。
飞鸟还旧巢:比喻人们回归故乡。
迁人:流离失所的人。
躬耕:亲自耕作。
宓子贱:春秋时期鲁国官员,以廉洁著称。
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
千载后:千年以后。
掩:掩盖。
二贤名:两位贤人的名声。
翻译
阮籍担任太守时,骑着驴前往东平。短短十天内,政绩显著,风气变得清明。
他偶尔来访,轻轻拂衣离去,无人能揣摩他的主人情怀。
孔子治理的地方,松树苍翠,古城如浮云般宁静。
清扫地面,一片荒芜,秋天到来,百草丛生。
飞鸟回归旧巢,流离的人们重归田园。
我无愧于像宓子贱那样谦逊,也不逊色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我知道在千年后,他们的贤名将会被后人深深记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太守阮籍乘坐驴车前往东平的场景。在十日之间,竹子被剖开,而一阵风过后天气变得清新。偶尔来到这里拂去衣上的尘土,却难以揣测主人之心。诗中的"夫子"指的是阮籍,他在宿松处理事务,浮动的云朵似乎知道古老的城池。地面被扫净,物品杂乱无章,秋天到来时百草争相生长。飞鸟返回旧日的巢穴,而迁徙的人们回到田间耕作。这首诗表达了对阮籍和陶渊明这两位贤人不减价的赞美之情。末尾,诗人自信千年之后,他所赠送的诗句依然能够掩埋二贤的名声。
李白在此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思想表达,展现了对古贤者的崇敬之情以及个人才华的自信。语言流畅,意境清新,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