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灵符驱毒蟒,至今灵气护虚堂
明 · 邓云霄
潇潇暮雨湿行装,托宿仙宫夜正长。
自有灵符驱毒蟒,至今灵气护虚堂。
常怀鹤背人如玉,未就丹砂鬓渐霜。
叹息登高无限意,天涯明日又重阳。
自有灵符驱毒蟒,至今灵气护虚堂。
常怀鹤背人如玉,未就丹砂鬓渐霜。
叹息登高无限意,天涯明日又重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部至永郡,遭遇潇潇暮雨,寄宿于乌符观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道家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潇潇暮雨湿行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傍晚时分细雨绵绵,雨水打湿行装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托宿仙宫夜正长”一句,将乌符观比喻为仙宫,暗示此处有着超凡脱俗之气,夜晚显得格外悠长,引人遐想。
“自有灵符驱毒蟒,至今灵气护虚堂。”这两句赞美了乌符观内悬挂的灵符,不仅能够驱除邪恶,还保佑着道观内的灵气不散,象征着道家文化对于净化心灵、抵御外邪的力量。
“常怀鹤背人如玉,未就丹砂鬓渐霜。”这里以鹤背之人比喻修行者,形容他们如同玉石般纯洁无瑕,虽然尚未完成炼丹成仙的过程,但岁月已悄然在他们的鬓角留下了霜白,寓意着修行之路的漫长与艰辛。
最后,“叹息登高无限意,天涯明日又重阳。”表达了诗人对登山远望、追求更高境界的感慨,同时也预示着明日又是重阳佳节,时光匆匆,让人不禁生出无限的思绪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道家文化的崇敬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