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岳三峰峙,桃源一路分
出处:《假山小池二首 其二》
宋 · 陆游
莲岳三峰峙,桃源一路分。
池偷镜湖月,石带沃洲云。
鱼队深犹见,禽声静更闻。
岩幽林箐密,疑可下湘君。
池偷镜湖月,石带沃洲云。
鱼队深犹见,禽声静更闻。
岩幽林箐密,疑可下湘君。
注释
莲岳:指莲峰山或类似有三峰的山。峙:对峙,高耸。
桃源:虚构的世外桃源。
池偷:池塘悄悄地映照。
镜湖月:如镜的湖面倒映着月亮。
沃洲云:沃洲,古代名胜之地,云雾缭绕。
鱼队:一群鱼。
禽声:鸟儿的叫声。
岩幽:岩洞幽深。
林箐密:树林茂密。
湘君: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翻译
莲岳的三座山峰高耸对峙,通往桃源的小路蜿蜒分开。池塘悄悄映照着镜湖的月色,石头上环绕着沃洲的云雾缭绕。
鱼群在清澈的水中依然可见,寂静中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岩洞幽深,树林茂密,仿佛可以通往湘君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假山小池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精致的山水画面,以莲岳三峰和桃源小径为背景,展现了池塘与假山的景致。"池偷镜湖月"形象地写出了池水倒映着明亮的月光,如同偷取了镜湖的月色;"石带沃洲云"则描绘了山石间萦绕的云雾,犹如披上了云裳。接着,诗人通过"鱼队深犹见,禽声静更闻",描绘了池塘深处鱼儿游动和静谧中鸟鸣的细节,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最后,"岩幽林箐密,疑可下湘君"表达了对这神秘而幽深环境的遐想,似乎可以通往传说中的湘君居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景观,体现了陆游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