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闻秦筝多慢声,平台女儿新长成
出处:《和许长史筝伎篇》
明 · 李攀龙
君不闻秦筝多慢声,平台女儿新长成。
家本邯郸行步好,生年十三指爪清。
安得此双弦索手,那能独酌高阳酒。
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
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
合就罗敷陌上桑,含颦一啭发中堂。
遥知华发王门客,纵是风流也断肠。
家本邯郸行步好,生年十三指爪清。
安得此双弦索手,那能独酌高阳酒。
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
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
合就罗敷陌上桑,含颦一啭发中堂。
遥知华发王门客,纵是风流也断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筝伎在宴会上演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筝伎的技艺与情感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如“秦筝多慢声”、“家本邯郸行步好”,不仅描绘了筝伎的音乐才能,也暗示了她的出身背景。接着,“安得此双弦索手”一句表达了对筝伎技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渴望与之共饮的亲近之情。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情境的对比,如“正值倾囊无俸钱,将来换马还肯否”,既体现了筝伎生活境遇的艰辛,又展现了她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自从解赠同心结,不惜樽前香腕折”则进一步展示了筝伎为艺术付出的牺牲精神,以及她在宴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最后,“几回玉柱雁池飞,春愁散作梁园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筝伎的情感与外界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丰富,通过对筝伎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