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与门生,东篱忆送迎
出处:《唐閤门挽诗三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方回
儿子与门生,东篱忆送迎。
吾虽愧光禄,独幸识渊明。
爱酒终成疾,工诗早得名。
晁家鸡肋集,已足继新城。
吾虽愧光禄,独幸识渊明。
爱酒终成疾,工诗早得名。
晁家鸡肋集,已足继新城。
注释
儿子:指诗人的儿子或弟子。门生:古代读书人称呼老师的学生。
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象征隐居生活。
愧:感到惭愧。
光禄:官职名,这里指诗人的自谦。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爱酒:热爱饮酒。
疾:疾病。
早得名:很早就有了名声。
晁家:指某位姓晁的诗人家族。
鸡肋集:比喻内容贫乏的诗集。
新城:可能指新的文学流派或诗人。
翻译
儿子与门生们,在东篱边回忆着迎接和送别的场景。我虽然自感愧对光禄官的称号,但欣慰的是能认识陶渊明这样的诗人。
他热爱饮酒最终导致了疾病,然而他早年就因诗歌才华而闻名。
晁家的诗集如同鸡肋,虽然不丰富,但也足以接续新的文学传统。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唐閤门挽诗三首(其二)》。从这短小的片段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和同窗之谊的深切怀念。
"儿子与门生,东篱忆送迎。"
这一句描绘出一种亲昵温馨的情景。"东篱"指的是东边的小围栏或小屋,这里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们聚集的地方。"忆送迎"表达了对过去相互送别、欢聚时光的怀念之情。
"吾虽愧光禄,独幸识渊明。"
这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情感,承认自己虽然在仕途上不够显赫,但却有幸遇到那些深明大义、识见卓越的人物。
"爱酒终成疾,工诗早得名。"
这里反映出诗人的性格特点与文学才能。他热爱饮酒,但也因为此习惯而患病;他在文学上下了功夫,因此早早地就取得了一定的声誉。
"晁家鸡肋集,已足继新城。"
这一句则是对诗人友情的赞美。"晁家鸡肋集"可能指的是某位名家的诗文集,而"已足继新城"则表明这些作品已经足以成为文学宝库中新的瑰宝。
总体来说,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和对朋友、酒、诗的深厚情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性格特征,而且也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的情谊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