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
出处:《次萧饶州韵 其二》
宋末元初 · 仇远
谦谦贤太守,止止乐閒居。
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
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
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
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
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
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
注释
谦谦:形容人的谦虚有礼。贤太守:品德高尚的地方长官。
止止:形容生活宁静,无求无欲。
健笔:才思敏捷的笔触。
凌三谢:超过或比肩谢姓的文人。
高风:高尚的品格。
二疏:指古代的两位隐士疏广和疏受。
故笏:旧时官员上朝所持的手板,象征过去的官职。
安车:古代配有仆役的车子,常用于迎接官员。
溪山:山水风景。
结草庐:建造简陋的草屋,比喻过简朴生活。
翻译
谦逊有德的太守,享受着悠闲的生活。他的才情超越三位谢姓文人,高尚品格追随两位疏姓贤者。
家中还保留着旧时的笏板,梦中也不曾见到被官车迎接的荣华。
哪里的山水更宜人,我希望能与你一同在简陋的草庐中共度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次萧饶州韵(其二)》。从这短短的四句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首先,“谦谦贤太守,止止乐閒居”两句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太守,他不仅谦逊有礼,而且享受着闲适宁静的生活。这里的“谦谦”和“止止”都是形容词,用来强化太守的品格和他对闲居生活的喜爱。
接着,“健笔凌三谢,高风继二疏”两句展示了诗人自己的文学才能和志向。他用“健笔”自比,表明自己文笔雄健,并且能够超越古代伟大的文学家,如“凌三谢”即凌驾于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曹植、孔融、王粲之上;而“高风继二疏”则是指诗人希望自己的文章能继承唐朝诗人杜甫、韩愈的高洁文风。
最后,“家犹传故笏,梦不到安车”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情感。尽管家中还保留着先人的遗物——“故笏”,但诗人却无法在现实中找到内心所向往的平静,如同难以梦到安稳的马车旅程。
至于“何处溪山好,相从结草庐”则是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他想要找到一处美丽的溪山之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生活在简陋的草屋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中的太守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不满和内心深处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