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
出处:《捕盗偶成》
宋 · 李若水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
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
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
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
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
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
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宋江:宋江,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此处指起义军领袖。城郭:城墙和外城,泛指城市。
九重:古代指皇宫,因宫门多层而称。
敕来:皇帝的命令到来。
拜爵:接受封爵,即被授予贵族头衔。
狞卒:凶猛的士兵。
骈观:成群结队观看。
嗷嗷:形容哀鸣或痛苦的声音。
招却:招抚平息。
庙略:朝廷的谋略,比喻国家的大政方针。
翻译
去年宋江在山东起兵,白天挥戈攻打城池。杀戮众多,如同割草,皇宫里的人听到这消息感到悲痛。
朝廷紧急下达黄纸文书,封赏三十六人一同晋爵。
凶悍的士兵驾驭肥马,趾高气昂,百姓围观都惊恐不已。
今年杨江在河北起事,战斗方式遵循前例。
受苦的百姓私下里期盼,希望官府早日平息战乱。
我听说官职应给予贤能之人,但这样对待他们恐怕是错误的。
招降并非长远之计,反而会诱导潜在的恶势力作乱。
不如下诏减免赋税,他们自然会遵守约定回来。
我作为小臣无能为力,怎能提出狂妄的建议以助国家大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官军与山贼的冲突,通过对比去年宋江起事和今年杨江起事,表达了对战争的哀伤和对和平的渴望。开篇即以“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剪草如”直击战乱之惨烈,接着转入“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展示了朝廷的权威与对英雄豪杰的招安。然而,“狞卒肥骖意气骄”一句,则透露出军队内部可能存在的骄傲自满情绪。
接下来的“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继续描写战争场面,而“嗷嗷赤子阴有言,又愿官家早招却”则流露出了民众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人随后提及“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表达了希望官府能够任用贤能之士,以解决乱象。
中间几句“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繇,彼自归来守条约”则是对当前政策的反思,认为简单的招降并不高明,而应该通过宽松的法度让人心向善。末尾“小臣无路扪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表现了诗人作为一个小臣,对于国家大事虽有所感慨,但又感到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政策的反思,展示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