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眶不见羊肠险,血泪可增江海流
出处:《七歌》
明 · 杨爵
有目闲将一世愁,聚来都放在眉头。
肉眶不见羊肠险,血泪可增江海流。
我思哲人瞻万里,乾坤顾眄在双眸。
呜呼四歌兮歌意频,要识人间假与真。
肉眶不见羊肠险,血泪可增江海流。
我思哲人瞻万里,乾坤顾眄在双眸。
呜呼四歌兮歌意频,要识人间假与真。
鉴赏
这首诗《七歌(其四)》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通过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有目闲将一世愁”,开篇即点出人世间无尽的忧愁,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人们在闲暇时便能感受到这愁绪的存在。接着,“聚来都放在眉头”形象地描绘了愁绪累积的过程,最终在眉宇间凝结成形,暗示着内心的沉重负担。
“肉眶不见羊肠险,血泪可增江海流”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个人的愁苦放大至极致,如同羊肠小道上的艰难险阻,又似血泪汇入江海,波涛汹涌,表达了愁苦之深重,以及它对个体情感的强烈冲击。
“我思哲人瞻万里,乾坤顾眄在双眸”则转向对哲人的思考,他们以广阔的视野审视世界,眼中所见的是宇宙的浩瀚与宏观,这种视角使得他们能够超越个人的局限,洞察更深远的意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哲人智慧的敬仰,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目光是否足够远大。
最后,“呜呼四歌兮歌意频,要识人间假与真”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通过多次歌唱,表达了对人生真假的深刻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如何辨识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伪的,成为了诗人不断探索的问题。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生活的海洋中寻找真理的灯塔。
整体而言,《七歌(其四)》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自我、世界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