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宅火争焚宝所,无家别即孕莲邦全文

大宅火争焚宝所,无家别即孕莲邦

出处:《广遣兴五十八首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谁把灰堆一幅张,并刀误剪半淞江。
梯山航海中流漩,绣岭花门倒影幢。
大宅火争焚宝所,无家别即孕莲邦
石人双眼真胡越,玉箸犹输五百双。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社会变迁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面。首句“谁把灰堆一幅张”形象地比喻了战火后的废墟,如同一幅巨大的灰色画卷展开,暗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次句“并刀误剪半淞江”则借并刀(古代的一种锐利工具)和淞江(上海附近河流)的意象,表达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无意破坏。

第三句“梯山航海中流漩”描绘了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冒着艰难险阻,如登山涉水、航海求生,暗指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流离失所。第四句“绣岭花门倒影幢”则以美丽的自然景色反衬出战乱中的凄凉,花门倒映在水中,犹如幻境,更显现实的残酷。

第五句“大宅火争焚宝所”直白地描述了豪门贵族的府邸在战火中化为灰烬,宝物被焚烧,财富瞬间消逝。第六句“无家别即孕莲邦”中的“莲邦”通常指极乐世界,这里寓言战乱后人们寻求精神寄托,希望在苦难之后能重建家园。

最后两句“石人双眼真胡越,玉箸犹输五百双”以石人和玉箸象征历史的见证和财富的流失,通过“胡越”(古代泛指北方和南方的边远地区)的遥远,强调了战乱带来的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