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平日衰迟众所怜,偶逢亨运亦腾骞全文

平日衰迟众所怜,偶逢亨运亦腾骞

平日衰迟众所怜,偶逢亨运亦腾骞
七旬已过宜休矣,一出不归终溘然。
幸免烦言全晚节,且无多病恼残年。
直须更作投簪计,莫待将身到九泉。

注释

衰迟:衰老迟缓。
怜:怜悯。
亨运:好运。
腾骞:振奋上升。
七旬:七十岁。
宜:应当。
不归:不再回来。
溘然:突然去世。
烦言:纷扰的言论。
晚节:晚年声誉。
恼:困扰。
投簪:古代官员辞官的典故,比喻退隐。
九泉:地下,指死亡。

翻译

平时身体衰弱常受人怜悯,偶尔遇到好运也能振奋起来。
七十多岁已过,应当退休了,一旦出门就不再回来,终究会离世。
有幸避开纷扰,保持晚年的清誉,暂且没有太多疾病困扰余生。
应该立即计划退隐,不要等到生命走到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吴芾的作品,表达了对故旧朋友不幸去世或遭遇不顺的深切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衰弱与腾骞、晚节与残年的意象,传递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人事变迁的感悟。

“平日衰迟众所怜”表现了人们对那些平日里显得孱弱不堪的人们的同情。而“偶逢亨运亦腾骞”则描绘了即便是那些看似无望之人,偶尔也能遇到好运,一跃而起,如同马儿奔跑一般。

接着,“七旬已过宜休矣,一出不归终溘然”提醒人们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应当知足,不应再有更多的奢望。"一出不归"暗示了死亡的不可逆转,而“终溘然”则是对逝去生命的感叹。

诗人随后劝诫自己,“幸免烦言全晚节,且无多病恼残年”,表达了希望能够保持晚年的清净,不再有多余的话语,也不愿让疾病困扰自己的晚年生活。

最后,“直须更作投簪计,莫待将身到九泉”则是诗人对自己生命的规划和安排,提醒自己要及时行乐,不应等到生命走到尽头才后悔莫及。"九泉"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地下或黄泉,即死后的世界。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短暂、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晚年生活的珍惜和规划。吴芾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珍视生命余暇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