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
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
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
而我遗有漏,与君用无方。
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
注释
翛然:悠闲的样子。金园:金色的园林。
晴光:晴朗的阳光。
海气:如海市蜃楼般的景象。
青云士:志向高洁的云游人士。
丹霞裳:象征高洁的华裳。
水退:水面下降。
松下凉:松林下的清凉。
吞讨:包容万物。
搴窥:探索。
有漏:有所遗漏。
无方:无穷无尽的方法。
心垢:心中的尘垢。
禅房:禅修的居所。
翻译
悠然漫步在金色的园林中,远处近处都沐浴着晴朗的光芒。楼阁亭台仿佛融入了海市蜃楼的景象,花草树木弥漫着天然的香气。
忽然遇见了志向高洁的云游之士,我们一起脱下象征丹霞的华裳。
随着水面下降,池塘上的炎热消散,松林下吹来阵阵凉风。
我们的心胸开阔,能包容万物,探索各种芬芳。
然而我仍有遗漏,你却无所不能,你的方法无穷无尽。
心中的尘垢已经洗净,我将永远在禅房题写这些感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纳凉图景。开头两句“翛然金园赏,远近含晴光”通过“翛然”的轻盈笔触,勾勒出一个阳光灿烂的园林场景,其中“金园”可能指的是一处豪华或重要的地方,“远近含晴光”则表达了无论远处还是近在咫尺,都能感受到这和煦的阳光。
接下来的两句“楼台成海气,草木皆天香”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夏日景象。这里的“楼台成海气”可能是指楼台林立,如同大海一般宏伟壮观,而“草木皆天香”则描绘了一幅植物吐露清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
诗人在这个美好的环境中,遇见了一个名叫青云士的人物,“忽逢青云士,共解丹霞裳”。这里的“青云士”可能是一个隐逸之士或道人,而“共解丹霞裳”则暗示了两人可能都在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中间两句“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描绘了一幅夏日纳凉的情景。水退后的池塘边仍旧感到炎热,而在松树下却有清风拂面,带来凉意。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界中温度的变化。
“吞讨破万象,搴窥临众芳”这两句似乎是在表达诗人与青云士之间关于哲学或是道法的深入探讨。这里的“吞讨破万象”可能意味着透彻理解世间一切现象,而“搴窥临众芳”则可能指在花丛中寻找美好,或是在自然中体验生命之美。
最后两句“我遗有漏,與君用无方。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我遗有漏”可能指诗人自己仍有一些未能达到的追求,而“与君用无方”则表明他对于这位青云士的交往,是没有特别的计谋或目的,只是单纯地享受这份交流。至于“心垢都已灭,永言题禅房”,则是在说诗人内心的烦恼与尘世的羁绊已经消失,而他愿意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以禅房为寄托,将这种超脱的心境永久化为文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哲学或道法探讨的情境设定,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