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长明风雨夜,独令终古證无生
出处:《初访云门》
明 · 刘宗周
五云深处指瑶京,六寺名存半有僧。
松顶待栖孤鹤稳,溪流时照野花明。
空题御笔高秦望,谁问桃源到武陵。
灯影长明风雨夜,独令终古證无生。
松顶待栖孤鹤稳,溪流时照野花明。
空题御笔高秦望,谁问桃源到武陵。
灯影长明风雨夜,独令终古證无生。
鉴赏
这首《初访云门》由明代诗人刘宗周所作,描绘了诗人初次探访云门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首联“五云深处指瑶京,六寺名存半有僧。”以“五云”、“瑶京”渲染出云门山的神秘与仙境般的氛围,同时点出山中古刹众多,虽有名寺却已半数荒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颔联“松顶待栖孤鹤稳,溪流时照野花明。”通过“松顶”、“孤鹤”、“溪流”、“野花”等意象,展现了云门山的静谧与生机,鹤立松顶象征着超脱与宁静,溪流映照野花则寓意着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
颈联“空题御笔高秦望,谁问桃源到武陵。”借用“御笔”、“秦望”、“桃源”、“武陵”等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与传说中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寻,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
尾联“灯影长明风雨夜,独令终古證无生。”在风雨之夜,灯火长明,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不灭,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与理解,最终达到证悟无生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云门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