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
出处:《上姚谏议》
唐 · 刘得仁
高文与盛德,皆谓古无伦。
圣代生才子,明庭有谏臣。
已瞻龙衮近,渐向凤池新。
却忆波涛郡,来时岛屿春。
名因诗句大,家似布衣贫。
曾暗投新轴,频闻奖滞身。
照吟清夕月,送药紫霞人。
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
圣代生才子,明庭有谏臣。
已瞻龙衮近,渐向凤池新。
却忆波涛郡,来时岛屿春。
名因诗句大,家似布衣贫。
曾暗投新轴,频闻奖滞身。
照吟清夕月,送药紫霞人。
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德行高尚之人的形象。开篇即指出“高文与盛德,皆谓古无伦”,表明此人在文学和道德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紧接着,“圣代生才子,明庭有谏臣”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时代的伟大,以及这种人才对皇家的重要性。
诗人通过“已瞻龙衮近,渐向凤池新”表达了自己对于高位尊荣的期待或是已经实现的现实。这里的“龙衮”和“凤池”,都是帝王权力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对仕途的追求和可能已有的成就。
然而,在“却忆波涛郡,来时岛屿春”的描写中,却流露出一丝怀旧之情。诗人似乎在回忆起往昔的某个地方,或是某段美好的时光,这里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名因诗句大,家似布衣贫”则展示了诗人的自谦之意。尽管他的才华和成就已广为人知,但他本人却保持着谦逊态度,对自己的家庭背景则是平实无华的描述。
在“曾暗投新轴,频闻奖滞身”中,诗人提到了自己曾经的努力以及所获得的赞誉。这里的“新轴”可能指的是新的文学作品或政治主张,而“奖滞身”则显示了他的才华得到了社会和官方的认可。
最后,“照吟清夕月,送药紫霞人”与“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两句,则充满了哲理和深意。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以清澈的月光为伴,沉思着生命的意义,并通过“送药紫霞人”来象征性的表达对知识、智慧或道德修养的追求。而“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则是在告诫自己,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应该坚持下去,不必怀疑,最终会有所成就,实现个人的蜕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道德修养和仕途成就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