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
出处:《荆溪馆呈丘义兴》
唐 · 严维
失路荆溪上,依人忽暝投。
长桥今夜月,阳羡古时州。
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
先生能馆我,无事五湖游。
长桥今夜月,阳羡古时州。
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
先生能馆我,无事五湖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失路:迷路。荆溪: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
依人:依靠他人。
暝投:傍晚时投宿。
长桥:指横跨水面的长桥。
今夜月:今晚的月亮。
阳羡:古地名,今江苏宜兴市一带,历史悠久。
古时州:古代的州郡。
野烧:田野间的火光,这里可能指野火或灯火。
明:照亮。
山郭:山城,靠山的城郭。
寒更:寒夜的更鼓声,古代夜间报时的声音。
先生:对长辈或有学问人的尊称。
能馆我:能收留我,为我提供住处。
无事:无需。
五湖游:游历四方,五湖泛指许多湖泊,代指四处漂泊。
翻译
迷失在荆溪的上游,傍晚时分忽然投靠他人。长桥上,今晚的明月皎洁,这里曾是阳羡古老的州郡。
野外的火焰照亮了山城,寒夜的更鼓声从县楼传出。
若先生能收留我,我便无需再四处漂泊,游历五湖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严维的作品,它描绘了一种迷失方向、夜宿他乡的孤独旅途感受,以及对朋友提供避风港湾的依赖与期待。
"失路荆溪上,依人忽暝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荆溪失去了方向,天色渐晚,在无奈中寻找寄宿之地的情景。“依人”二字透露出一种求助于人的无助感。
"长桥今夜月,阳羡古时州。" 长桥下明亮的月光,与历史上阳羡的繁华形成对比,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不同境遇的感慨。
"野烧明山郭,寒更出县楼。" 野火在山谷中燃烧,映照着山郭,而夜晚的寒冷使诗人不得不走上县城中的高楼。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增添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
最后两句 "先生能馆我,无事五湖游。"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丘义兴的依赖,希望能够在他那里找到安身之地,并且不再有无目的的漂泊。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旅途的描写,以及对朋友避风港湾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安稳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