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岚光润,高堂露色浓
出处:《题陈山人画松二首》
明 · 胡应麟
半壁岚光润,高堂露色浓。
宁同居士隐,不受大夫封。
翠羽疑藏鹤,苍鳞欲化龙。
何年值韦偃,洒墨傍孤峰。
宁同居士隐,不受大夫封。
翠羽疑藏鹤,苍鳞欲化龙。
何年值韦偃,洒墨傍孤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的自然之美与深邃之韵。首先,“半壁岚光润,高堂露色浓”两句,以“半壁”和“高堂”为背景,巧妙地将松树置于云雾缭绕的山壁与晨露未干的高堂之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湿润与清新的气息。
接着,“宁同居士隐,不受大夫封”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松树独立不羁、超凡脱俗精神的赞美。这里,“居士隐”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态度,“大夫封”则暗示了世俗的权力与地位。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松树宁愿保持其自然本性,也不愿被世俗所束缚的高尚情操。
“翠羽疑藏鹤,苍鳞欲化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松树周围环境的神秘与生机。翠绿的松针仿佛藏着仙鹤,而古老的松鳞似乎蕴含着化身为龙的力量。这种想象既增添了画面的奇幻色彩,也寓意着松树不仅具有自然之美,更蕴含着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
最后,“何年值韦偃,洒墨傍孤峰”两句,提到了唐代画家韦偃,表达了对松树画作艺术价值的赞叹。韦偃以其精湛的技艺闻名,此处暗含诗人对陈山人画技的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如同韦偃之作,不仅描绘了松树的形态,更传达了其内在的精神世界,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由、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