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他声色非声色,洞庭湖外千峰碧
出处:《韩愈见大颠图赞》
宋 · 释智愚
毡拍板,无孔笛。
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
临机不解,转身又却。
随他声色非声色,洞庭湖外千峰碧。
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
临机不解,转身又却。
随他声色非声色,洞庭湖外千峰碧。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为韩愈所绘大颠图所作的赞语,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画面中的形象和意境。"毡拍板,无孔笛"运用了象征手法,可能暗示大颠和尚的形象独特,不拘常规,就像没有孔的笛子,无法用寻常方式吹奏出音符。"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则形容大颠的话语深邃有力,仿佛能震动人心,如同空中的雷声。
"临机不解,转身又却"描绘大颠在面对复杂情境时的智慧和从容,即使在关键时刻也不急于表达,而是适时转身离去。"随他声色非声色"进一步强调大颠超脱世俗的境界,他的言行超越了常人的感官体验,达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境地。
最后两句"洞庭湖外千峰碧"以壮丽的自然景色收尾,可能是对大颠内心世界的映射,也可能是对他超然地位的隐喻,暗示他的精神如洞庭湖外连绵的青山,深远而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征和比喻,赞美了大颠和尚的智慧、超脱和深沉,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