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风紧湿云流,落叶声中客倚楼
出处:《重阳前数日风雨忽集慨然有悲秋之意》
清 · 丘逢甲
四山风紧湿云流,落叶声中客倚楼。
蕙怨兰啼千里梦,蛩烟雁雨一城秋。
伯龙鬼笑谋何拙,洗马人言意始愁。
丛菊空留他日泪,故园烽火未曾收。
蕙怨兰啼千里梦,蛩烟雁雨一城秋。
伯龙鬼笑谋何拙,洗马人言意始愁。
丛菊空留他日泪,故园烽火未曾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丘逢甲在重阳节前几日遭遇风雨,引发了他的悲秋之情。首句“四山风紧湿云流”形象地写出风雨交加的场景,山间风力强劲,乌云低垂,仿佛带着湿润的水汽流动。第二句“落叶声中客倚楼”,通过落叶和客人的孤独身影,传达出诗人寓居他乡的寂寥。
接下来,“蕙怨兰啼千里梦”,以蕙草和兰花的意象寄托思乡之情,它们似乎在哭泣,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无尽思念。接着,“蛩烟雁雨一城秋”进一步渲染秋意,秋虫鸣叫,烟雾蒙蒙,大雁南飞,都成为诗人愁绪的触发点。
“伯龙鬼笑谋何拙”,诗人借用古人伯龙的典故,自嘲自己的谋略不济,暗示自己在仕途或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感。“洗马人言意始愁”则借“洗马”官职的典故,表达对自己境遇的忧虑,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两句,“丛菊空留他日泪,故园烽火未曾收”,以丛菊象征诗人对家乡的怀念,泪水虽洒在菊花上,但故乡的战火仍未平息,这使得他的忧愁更为深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时的悲秋情绪以及对家乡和国家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