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高引水当阶溅,日逼移槐隔槛栽
出处:《六十一诗十四首》
明 · 释函是
年年见说人多往,岂有昨宵今再来。
犹向石坪低处望,不妨篱菊暂时开。
峰高引水当阶溅,日逼移槐隔槛栽。
青山得住何嫌老,返景初残月上台。
犹向石坪低处望,不妨篱菊暂时开。
峰高引水当阶溅,日逼移槐隔槛栽。
青山得住何嫌老,返景初残月上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转与自然界的永恒之美。首句“年年见说人多往,岂有昨宵今再来”以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不息。接着,“犹向石坪低处望,不妨篱菊暂时开”两句,通过观察石坪上的景象和篱笆旁的菊花开放,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美丽,即使在看似平凡的角落也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峰高引水当阶溅,日逼移槐隔槛栽”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山峰引水而下,仿佛在台阶上跳跃,日光照射下,移栽的槐树与栏杆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最后,“青山得住何嫌老,返景初残月上台”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青山,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美,即便岁月流逝,青山依旧,而月升之时,更是赋予了自然景观以新的生命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持久不变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