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谁教称夙心,罗浮与此正连衾
出处:《夜卧山房怀张东所山居》
明 · 方献夫
一卧谁教称夙心,罗浮与此正连衾。
安身偶在菩提境,得伴还登最上寻。
万壑空虚留月久,千峰崒嵂入云深。
何时共坐双鱼石,为续丝桐万古音。
安身偶在菩提境,得伴还登最上寻。
万壑空虚留月久,千峰崒嵂入云深。
何时共坐双鱼石,为续丝桐万古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山房,怀想友人张东所山居的情景。首句“一卧谁教称夙心”表达了诗人独卧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满足了他长久以来的愿望。接着“罗浮与此正连衾”,以罗浮山与当前所在之地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安身偶在菩提境,得伴还登最上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清净、高远生活的向往,如同偶然间置身于菩提树下,得以与高洁之物为伴,探寻精神的最高境界。这里运用了佛教中的“菩提”概念,象征着智慧和觉悟。
“万壑空虚留月久,千峰崒嵂入云深”描绘了山中月夜的静谧与壮丽景象,万壑空寂,唯有明月相伴;千峰耸立,直入云端,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山中夜色的宁静与深远。
最后,“何时共坐双鱼石,为续丝桐万古音”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共同享受山林之乐,延续千古不变的琴瑟之音。这不仅是对友情的渴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夜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高雅生活的独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