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出处:《太和公主和蕃》
唐 · 王建
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
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塞黑云黄:指天色昏暗,乌云与黄昏时的黄色交织。渡河:这里比喻环境的恶劣如同要穿越艰难的河流。
风沙:风吹起的沙子。
眯眼:因风沙而眼睛难以睁开。
琵琶:一种中国传统弦乐器。
泪湿:形容弹奏者伤心至极,泪水打湿了琵琶。
行声小:演奏的声音细小,暗示情绪的压抑或演奏者的柔弱。
断得人肠:形容音乐极其感人,能触动人心深处,使人伤感。
翻译
暗沉沉的乌云与黄昏黄沙欲要渡过河去,狂风卷起的沙尘让人眼睛难以睁开,雪花也伴随着一同飞舞。琵琶的弦上泪水沾湿,演奏出的声音细小而哀怨,即使曲子没有奏完,也足以使人肝肠寸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充满了苍凉与哀愁。"塞黑云黄欲渡河,风沙眯眼雪相和"两句,以浓郁的色彩勾勒出边塞的荒凉景象,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传达了一种隔绝与孤独的情感。
接下来的"琵琶泪湿行声小,断得人肠不在多"则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这两句中,“琵琶泪湿”形象鲜明,似乎可以听到那琵琶上的泪水滴落的声音,而“行声小”则表现了音乐的低沉与哀伤。最后,“断得人肠不在多”更是深化了这种哀愁之情,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描写和琵琶声响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孤独与悲凉。这种情绪的传递十分微妙,却又极富表现力,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营造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