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出处:《送玉面狸》
宋 · 苏轼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藁街东。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
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
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送玉面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诗中描述了一幅边塞战事的画面,通过"北距飞狐信未通",表达了战事阻隔,消息不通的紧张气氛。"夜来缚到藁街东"描绘了敌人的胜利和战俘的被擒,藁街通常指古代战场上的刑场。
"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运用比喻,将敌人比作千年作恶的妖妇,暗示其残暴不仁,而国内无人能与之抗衡。"丘首可怜迷故土"表达了对战俘的同情,他们迷失在异乡,不知归路。
"帝羓空用起腥风"中的"羓"指腌肉,此处暗指战争带来的腥风血雨,而"空"字则揭示出这种牺牲的徒劳。最后两句"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诗人讽刺说,即使俘获了敌人,也应追究战争的真正罪魁祸首,而不是仅仅惩罚这些执行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讽刺的笔触,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无辜者的同情,以及对战争根源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