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出处:《送家静寺丞知洛南》
宋 · 梅尧臣
秦爱商于地,信美洛水南。
银铅与丹砂,凿山民争贪。
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
颇同故乡味,将喜获所谙。
银铅与丹砂,凿山民争贪。
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
颇同故乡味,将喜获所谙。
注释
秦:秦国。洛水:河流名。
银铅:金属矿产。
丹砂:矿物名。
争贪:争相抢夺。
蜀客:蜀地的人。
制锦:织造锦绣。
务:从事。
衣老:给老人穿衣。
少:小孩。
煦:温暖。
摘蔬:采摘蔬菜。
笋蕨:竹笋和蕨类。
钓庖:垂钓烹饪。
颇同:非常相似。
故乡味:家乡的味道。
谙:熟悉。
翻译
秦人钟爱商於这片土地,洛水之南景色优美。银铅和丹砂矿藏丰富,百姓争先恐后地开采。
蜀地的客人擅长织造锦绣,首先发展桑蚕养殖业。
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能穿上温暖如春的衣物。
采摘的蔬菜有鲜嫩的竹笋和蕨菜,钓鱼之处有清澈的岩潭。
这些都与家乡的味道相似,让人欣喜,仿佛找回了熟悉的滋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家静寺丞知洛南》。诗中,梅尧臣以秦地对商於的喜爱为引子,描述了洛水之南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他提及了当地人民开采银铅和丹砂的勤劳,以及蜀地来客擅长织锦和重视桑蚕业,强调了这些产业对于居民生活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人们穿着舒适,如同沐浴在春天的醉人氛围中,享受着新鲜的野菜和垂钓的乐趣。洛南的风味让诗人感到亲切,仿佛回到了家乡,表达了对友人赴任洛南的祝福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