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翊端谁可,丘迟肯去么
出处:《辛卯五月送丘宗卿太博出守秀州二首 其一》
宋 · 杨万里
冯翊端谁可,丘迟肯去么。
茧丝臣敢后,饥馑帝云何。
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
但无田里叹,不必裤襦歌。
茧丝臣敢后,饥馑帝云何。
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
但无田里叹,不必裤襦歌。
注释
冯翊:古代地名,今陕西一带。端:胜任,担当。
丘迟:人名,南朝梁文学家。
茧丝:比喻微小,不显眼。
饥馑:饥荒,粮食短缺。
身达:仕途顺利,地位提升。
能称:能力匹配,胜任。
田里:田野,农事。
裤襦:古代平民的服装。
翻译
冯翊之地,谁能胜任此职?丘迟是否会接受呢?我虽如蚕丝般微不足道,但面对饥荒,皇帝又该如何应对?
个人的仕途即使顺畅,也难以避免责任,能力是否足够并非首要考量。
只要没有田野劳作的哀叹,不必追求百姓衣食无忧的歌颂。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别之情和对未来命运之担忧的诗句。其中,“冯翊端谁可”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是否存在的疑问;“丘迟肯去么”则是询问朋友是否真的要离开。接下来的“茧丝臣敢后,饥馑帝云何”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担忧,诗人以古代贤臣茧丝和周文王比喻自己的处境,担心自己可能面临困难甚至是饿死的结局。
“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一句中,“身达”指的是身体健康,“当难免”意味着即使身体状况良好,也很难避免命运的坎坷。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困境的无奈接受,同时也在寻求能够承受这些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最后两句“但无田里叹,不必裤襦歌”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即便是在田间劳作时也不需要发出感慨,也不用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怀。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从容,尽管外界有诸多不易,但内在依然保持着一份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对命运的思考,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豁达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