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迥神清形骨立,蓝绶纡腰垂四十
出处:《哭沈行彦宫教》
宋 · 王洋
气迥神清形骨立,蓝绶纡腰垂四十。
年侵运栉发蒙丝,日晚煮黎羹不粒。
教司胄子禄方来,日薄西山风已急。
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犹饮泣。
年侵运栉发蒙丝,日晚煮黎羹不粒。
教司胄子禄方来,日薄西山风已急。
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犹饮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气迥:气息清新。神清:精神清爽。
形骨立:形体挺拔。
蓝绶:蓝色的官印绶带。
纡:缠绕。
垂四十:垂至四十岁。
年侵:岁月侵蚀。
运栉:岁月如梳,形容时光流逝。
发蒙丝:白发渐生。
日晚:黄昏时分。
黎羹:粗米粥。
不粒:不食谷物。
教司:教育官员。
胄子:学童。
禄方来:微薄的收入。
日薄西山:夕阳西下。
风已急:风势渐紧。
平生:一生。
失意:不如意。
固多端:本就很多。
忽向:忽然。
幽泉:幽静的泉水。
犹饮泣:仍然含泪饮泣。
翻译
气息清新,形体挺拔,蓝绶绕腰,已垂至四十岁。岁月流逝,白发渐生,黄昏时分,煮粥不食,生活简朴。
教育官职带来微薄收入,夕阳西下,风声渐紧。
一生多有不如意,如今身处幽静泉水旁,仍含泪饮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丧失好友之后的哀伤与怀念。开篇“气迥神清形骨立,蓝绶纡腰垂四十”写出了沈行彦宫教之风采和气质,以及他佩戴官帽、系着蓝色腰带的仪表堂堂。数字“四十”可能暗示了他的年龄,也许是在告诫读者,他虽年过不惑,却仍遭遇不幸。
接着,“年侵运栉发蒙丝,日晚煮黎羹不粒”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用“年侵运栉”来形容岁月对沈行彦宫教的影响,而“日晚煮黎羹不粒”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生活景象,似乎在暗示即使是简单的饮食,也已失去了欢愉。
“教司胄子禄方来,日薄西山风已急”中,“教司胄子禄方来”可能指的是沈行彦宫教的到来或他的官职,而“日薄西山风已急”则是对时光流逝和气候变化的写照,这里诗人用景物描绘,传达了内心的悲凉。
最后,“平生失意固多端,忽向幽泉犹饮泣”表达了诗人的深切哀伤。诗中的“幽泉”可能象征着某种隐秘或偏僻之地,而“犹饮泣”则是说尽管时光已经流逝,但内心的悲痛依旧无法平复。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沈行彦宫教的描述和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失落与悲伤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