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全文

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

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
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
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
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蔡松年的作品,名为《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中的第十一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贤士节操的敬仰与思考,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句“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表达了对古代士人的高尚情操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世事无常、难以预测的复杂性。接着,“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一句,引用了嵇康的故事,强调了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重要性。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以坚持自我、不妥协而闻名。

“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则对比了明智之士与迂腐之人的不同选择,前者能够把握时机,后者则迷失方向。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智慧与愚昧、明辨与迷惑之间区别的深刻洞察。

最后,“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将自己比作社栎树,这是一种生长在社坛旁的树,象征着坚韧不拔。诗人自比为社栎,表达了自己即使无人赏识,也要保持独立人格的决心。同时,提到匠石(即匠人)相忘,可能寓意着自己与外界的隔绝,或是对世俗评价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道德风范的向往,以及在复杂世态中保持自我、坚守原则的坚定信念。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自身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处境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