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出处:《送吴叔开南征》
宋 · 王安石
掺袂不胜情,犀舟击汰行。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
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
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掺袂:挽袖子,表示亲近或悲伤的动作。不胜情:难以承受的情感。
犀舟:犀牛舟,古代的一种装饰华丽的船。
击汰:击水,指划船。
倦游:疲于远游,形容旅途劳累。
万里:极言路途遥远。
惜别:依依惜别,舍不得离开。
春草凄凄:形容春天草木凄凉的样子。
湛湛清:形容水色清澈。
金陵:古称南京,今江苏省南京市。
多丽景:景色优美。
此去:这次离去。
属兰成:化用典故,兰成指南朝诗人庾信,后被贬往北方,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翻译
挽着袖子,心中的情感难以承受,乘坐犀牛舟在水中划行。长久的旅行已经疲惫,虽然没有走遍万里,但离别之情却深深牵动千百人的心。
春天的草地上,草木凄凉,一片翠绿;江边的枫树,叶子清澈如镜。
南京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这次离去,我就像那兰成,满怀离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深情和不舍,以及对友人南征壮志美好的祝愿。
“掺袂不胜情”一句,形象地描绘出难以抑制的情感之重,"犀舟击汰行"则通过舟船行进的画面,传达了离别时的心情和行动的矛盾。
“倦游无万里,惜别有千名”表明诗人对远行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便是短暂的分别,也如同长久的离别一般难以忘怀。
接下来的两句,“春草凄凄绿,江枫湛湛清”,通过鲜活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友情深重的感慨。这里的“春草”与“江枫”共同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景。
最后,“金陵多丽景,此去属兰成”,诗人以金陵之美景作为送别,希望友人在未来的旅途中能有所成就。"此去"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期待,而“属兰成”则是对友人的殷切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是一篇寄托着诗人深情的送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