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诸子孙,尊生如执玉
出处:《示戒》
明 · 曹于汴
我爱孟子书,论孝万年鹄。
斗狠父母危,纵欲父母僇。
所以处乡党,勉效恂恂䠱。
出入气常下,惟恐与人触。
博奕歌舞地,不以入我瞩。
独有士人行,难成而易蹙。
我愿诸子孙,尊生如执玉。
吾能秉谦恭,谁不爱敬笃。
骂人人亦骂,辱人取人辱。
娼门譬火坑,陷人逾鸩毒。
妖态厉杀锋,痴蝇逐臭肉。
保身须养心,珍惜凌霄足。
百行孝为原,芳名千古矗。
斗狠父母危,纵欲父母僇。
所以处乡党,勉效恂恂䠱。
出入气常下,惟恐与人触。
博奕歌舞地,不以入我瞩。
独有士人行,难成而易蹙。
我愿诸子孙,尊生如执玉。
吾能秉谦恭,谁不爱敬笃。
骂人人亦骂,辱人取人辱。
娼门譬火坑,陷人逾鸩毒。
妖态厉杀锋,痴蝇逐臭肉。
保身须养心,珍惜凌霄足。
百行孝为原,芳名千古矗。
鉴赏
这首诗名为《示戒》,是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诗中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认为孝顺是万世不变的准则。作者通过对比“斗狠”和“纵欲”的行为对父母的危害,以及在乡党间应效仿的温和、谨慎的态度,表达了对孝顺的推崇。
接着,作者提醒后人要像珍视宝玉一样尊重生命,保持谦恭,因为这种品质会受到他人的喜爱和尊敬。同时,诗中也警示了不良行为的后果,如骂人、侮辱他人,最终也会遭受同样的待遇。比喻娼门如同火坑,陷害他人如同鸩毒,形象地描绘了恶行的严重性。
最后,作者强调了修身养心的重要性,认为保护自身不仅要从身体上做起,更要从内心深处培养正直善良的品德。诗中提到百行孝为先,意味着孝顺是所有德行的基础,其名声将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
整体而言,《示戒》是一首充满道德教诲的诗作,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向读者传达了孝顺、谦恭、修身养心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