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
出处:《丞相孟夏祗荐南郊纪献十韵》
唐 · 郑谷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
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
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
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
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
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
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
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
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
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
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
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
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
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
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
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
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
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
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礼场景,展现了古人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之心。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如“节应清和”、“至诚闻上帝”等,都体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肃穆。通过对祭品、祭器的描写,如“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诗人展现了古代人民对于祭礼细节的讲究和认真。
在结构上,诗歌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前半部分主要描写祭祀活动的准备与进行,而后半部分则是对祭祀后的祝愿和庆贺,体现了古人对于国家安稳、天子万年的美好愿望。
语言上,诗采用了许多典雅的词汇,如“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这些都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诗人不仅营造了一个清新脱俗的氛围,也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传统色彩、气派宏大的祭礼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古代人民对于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