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罔纷纷不为明,有心天下共无成
出处:《读开成事》
宋 · 王安石
奸罔纷纷不为明,有心天下共无成。
空令执笔螭头者,日记君臣口舌争。
空令执笔螭头者,日记君臣口舌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奸罔:邪恶欺诈。纷纷:众多杂乱。
不为明:不明事理。
有心:存有私心。
天下:世间万物。
共:共同。
无成:没有成效。
执笔螭头者:执笔书写之人,可能指史官或朝廷记录者。
日记:记载。
君臣:君主与臣子。
口舌争:言语纷争,指政治上的争论。
翻译
邪恶之人纷乱不休,不能洞察真相他们怀着私心,天下之事终无所成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反映了他对当时政坛黑暗和官员之间争斗的不满与批判。诗中的“奸罔纷纷不为明”形象地描述了那些心怀鬼谋、不愿光明磊落之人,他们的行为导致天下大事无法顺利成就,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状的无奈和愤懑。"有心天下共无成"则更深一步,指出即使有志之士也因这些障碍而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空令执笔螭头者"一句中的“螭头”原本是古代刑罚之一种,这里比喻那些握有一定权力却只知争斗、不愿实事求是的官员,他们手中握有的“笔”其实是无能为力的象征,反映出作者对这些人虚有其表、无法为国家社稷作出真正贡献的鄙视。
最后一句"日记君臣口舌争"则描绘了朝堂之上,上下之间、君臣之间仅是唇枪舌剑的争斗,每天都在记录着这种无谓的争吵,反映了当时官场上的腐朽和不团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黑暗和争斗的抨击,表达了王安石对政治清明和国家富强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