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攫奔走捷,巧黠乃其天
出处:《怜猫示内》
宋 · 陈著
黑花一衔蝉,畜之今几年。
捕攫奔走捷,巧黠乃其天。
一脔亦割啖,分与眠席眠。
迩来主人出,出久厨无烟。
罄室鼠辈少,时得聊自延。
不就邻妇呼,宁饥肯垂涎。
夜寒身无栖,灶窟恬馀暄。
灰染突尘涴,毛色非旧鲜。
主人来归初,绕室如诉冤。
旁人固不解,主人当知怜。
云何云可恶,恶彼身挛拳。
依随行坐閒,呵叱加笞鞭。
不念昔可爱,惟恶今非前。
本来是一物,色改爱遂迁。
吁嗟乎猫乎,岂独于猫然。
人于夫妇閒,情义亦罕全。
花颜少年时,偎倚心相缠。
皤皤白发垂,相丑亦相妍。
吁嗟乎人乎,有耳听我言。
人生七十稀,能得几时安。
毋以私自贼,同室操戈鋋。
举案与齐眉,当如孟光贤。
糟糠不下堂,当与宋弘肩。
不然祇自苦,于我何益焉。
我赋我妇读,一笑愿不愆。
捕攫奔走捷,巧黠乃其天。
一脔亦割啖,分与眠席眠。
迩来主人出,出久厨无烟。
罄室鼠辈少,时得聊自延。
不就邻妇呼,宁饥肯垂涎。
夜寒身无栖,灶窟恬馀暄。
灰染突尘涴,毛色非旧鲜。
主人来归初,绕室如诉冤。
旁人固不解,主人当知怜。
云何云可恶,恶彼身挛拳。
依随行坐閒,呵叱加笞鞭。
不念昔可爱,惟恶今非前。
本来是一物,色改爱遂迁。
吁嗟乎猫乎,岂独于猫然。
人于夫妇閒,情义亦罕全。
花颜少年时,偎倚心相缠。
皤皤白发垂,相丑亦相妍。
吁嗟乎人乎,有耳听我言。
人生七十稀,能得几时安。
毋以私自贼,同室操戈鋋。
举案与齐眉,当如孟光贤。
糟糠不下堂,当与宋弘肩。
不然祇自苦,于我何益焉。
我赋我妇读,一笑愿不愆。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朝陈著的《怜猫示内》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绘猫从幼年到老年的变化,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夫妻间情感的变迁。诗中以猫为载体,猫儿小时候黑花可爱,被主人宠爱;长大后捕捉老鼠,虽狡猾但有用,然而随着主人外出,生活条件变差,猫的地位也下降。诗人借此警示妻子,夫妻间的感情不应因外在条件改变而转移,如同主人对猫的态度,由最初的宠爱变为嫌弃。
诗中“本来是一物,色改爱遂迁”一句,寓意深刻,暗示人们对待事物或人的态度不应仅凭表面的变化而改变。诗人进一步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出即使是夫妻之间,也应珍惜情义,如同“糟糠不下堂,当与宋弘肩”,即使岁月流逝,容貌改变,也应该坚守初心,相互扶持。
最后,诗人以“我赋我妇读,一笑愿不愆”收尾,希望妻子能理解他的寓意,并以此为鉴,共同维护家庭和谐。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