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犀象走王庭,怪石亦具山水形,尽辇中州作画屏
出处:《点苍山歌赠雪屏赵考功》
明 · 唐顺之
点苍山,十九峰,峰峰巧削玉芙蓉,炎天赤日雪不融。
峰顶涌出十九泉,一峰一泉相萦缠,流到峰前共一川。
雪花乱落绿波里,迭岛连洲镜中起,是为巨海名西洱。
蒙舍当年控百蛮,山水中间凿两关,一夫守此百不攀。
圣代垂裳九夷附,此地千秋罢烽戍,洱海行人日夜渡。
剪除蓬藋疏街衢,歌钟绮衣盈路隅,昔日不毛今雄都。
山中鸡犬散不取,山下乌蛮种禾黍,况乃儒风似邹鲁。
纷纷犀象走王庭,怪石亦具山水形,尽辇中州作画屏。
羡君结庐山之窟,窗里诸峰互出没,夜夜读书常映雪。
十年簪笏系朝班,位高官要身不闲,惟有清梦到故山。
余亦平生好奇者,一说名山心若洒,何时与君共坐雪峰下。
峰顶涌出十九泉,一峰一泉相萦缠,流到峰前共一川。
雪花乱落绿波里,迭岛连洲镜中起,是为巨海名西洱。
蒙舍当年控百蛮,山水中间凿两关,一夫守此百不攀。
圣代垂裳九夷附,此地千秋罢烽戍,洱海行人日夜渡。
剪除蓬藋疏街衢,歌钟绮衣盈路隅,昔日不毛今雄都。
山中鸡犬散不取,山下乌蛮种禾黍,况乃儒风似邹鲁。
纷纷犀象走王庭,怪石亦具山水形,尽辇中州作画屏。
羡君结庐山之窟,窗里诸峰互出没,夜夜读书常映雪。
十年簪笏系朝班,位高官要身不闲,惟有清梦到故山。
余亦平生好奇者,一说名山心若洒,何时与君共坐雪峰下。
鉴赏
这首《点苍山歌赠雪屏赵考功》由明代诗人唐顺之作,描绘了点苍山的壮丽景色和其历史地位,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寄语。
诗开篇以“点苍山,十九峰”引入,巧妙地将山峰比作“玉芙蓉”,在炎炎夏日中,即使阳光炽热,山上的积雪依然不融化,展现出点苍山的奇特气候和自然景观。接着,诗人描述了山峰之间涌出的十九股泉水,它们环绕着每一座山峰,最终汇聚成一片广阔的水域——西洱河,水波绿意盎然,雪花纷飞其中,如同镜子般倒映出连绵的岛屿和洲渚,形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蒙舍国在点苍山间开凿的两道关隘,强调了这里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然而,在圣代之下,边疆安宁,烽火不再,人们得以在洱海边自由往来,过上了和平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转向对友人雪屏赵考功的赞美,提到他居住在点苍山下的村落,窗外的山峰时隐时现,夜晚读书时,常有雪光相伴。这不仅展现了友人的生活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羡慕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诗人自述虽有仕途之累,但心中仍怀有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一同坐于雪峰之下,共享自然之美。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欣赏,认为友人所在之地,仿佛是儒家文化的中心,充满了文明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不仅展现了点苍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地位,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