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荷祇似世情薄,飞絮不如归兴忙
出处:《次韵秉国初夏》
宋末元初 · 于石
团扇初分月桂芳,单衣乍试雪罗香。
新荷祇似世情薄,飞絮不如归兴忙。
梅润图书晨雨暝,棋声庭院午风凉。
日来竹报平安否,试向平泉问赞皇。
新荷祇似世情薄,飞絮不如归兴忙。
梅润图书晨雨暝,棋声庭院午风凉。
日来竹报平安否,试向平泉问赞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团扇:古代用于扇风的圆形或椭圆形扇子。月桂:象征高雅和荣誉,常用于诗词中。
单衣:夏季轻薄的衣物。
雪罗:一种丝织品,质地轻薄,有如雪花般细腻。
新荷:刚开放的荷花。
世情薄:人情淡薄,比喻人际关系疏远。
飞絮:柳絮,象征春去夏来的季节变换。
归兴:回家的念头或渴望。
梅润:梅花雨露滋润。
图书:泛指书籍。
晨雨暝:早晨到傍晚的雨水。
棋声:下棋的声音。
竹报平安:竹子寓意平安,古人认为竹叶密集如简报,传达平安消息。
平泉:地名,可能指某处园林或友人家。
赞皇: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尊称。
翻译
团扇刚刚分开,月桂散发着清香,轻薄的单衣初次试穿,带着雪罗的芬芳。新出的荷花仿佛人情冷暖,飘落的柳絮更显归心急切。
清晨的图书沾染着梅花的湿润,庭院中棋声伴随着午后的凉风。
最近可有竹报平安的消息?试着去平泉问问赞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怀。
"团扇初分月桂芳"一句,以月下桂花的清香作为开篇,既点明时节,又寓意于其中。月桂之香,常用来比喻高洁脱俗,此处暗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单衣乍试雪罗香"则是诗人在初夏之际,感到微凉,便穿上轻薄的衣服,体验着如同雪罗般清冷的气息。这不仅描绘了季节转换的感觉,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如同他所感受的寒凉。
"新荷祇似世情薄"中,新荷即将展开,却又似比喻着世间的情感脆薄。荷花常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高洁自清,这里却透露出诗人对尘世情感的淡漠和超脱。
"飞絮不如归兴忙"则是说那些飘散的棉絮(可能指春天柳絮),比不上归去时的那份热切与迫切。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及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梅润图书晨雨暝"一句,描绘的是在梅花盛开之际,诗人在清晨细雨中研读图书的情景。梅花常象征着坚贞不屈,这里则是诗人的静谧与专注。
"棋声庭院午风凉"则是午后庭院中传来的下棋声音,以及微风带来的凉意。这两者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清醒的氛围。
"日来竹报平安否"一句,以自然界的动态询问家中的平安。竹子在风中摇曳,如同传递消息一般,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挂念。
最后,"试向平泉问赞皇"则是诗人向平泉(可能指某处清泉)询问赞美的意旨。这一句既可解作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也可理解为他对古代贤君或圣人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与高洁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