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绿稍暗地,梅雨吹南云
浮云限南北,岁月一欠伸。
上人邦闾秀,落发早辞亲。
沧浪浴日月,初不点垢氛。
问师顷何事,学佛苦宾宾。
纳踵不辍屦,无乃大劳神。
自云吾西儿,腹宝殊不贫。
是身难再得,所惜剧飙轮。
十年跻楚峤,六见匡山春。
总祐迁秀晋,谁疏复谁亲。
束身从之游,骊颔一一扪。
如疲得熟歇,似笑回孤嗔。
近闻邑别境,宝峰插高旻。
中有拔俗老,疑马驹后身。
餐风了不制,痒兴如爬皴。
闹绿稍暗地,梅雨吹南云。
轻于凉风翮,笠首携筇孙。
男儿贵决裂,勉哉行问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弇所作的《送真藏主赴泐潭乾老会中》。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佛法的虔诚追求。
首句“昔别大仰巅,今逢章江滨”,以时空转换的方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已久,如今重逢的情景。接着“浮云限南北,岁月一欠伸”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因距离而产生的隔阂。
“上人邦闾秀,落发早辞亲”赞美了友人(真藏主)的出家修行,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坚定意志的敬佩。“沧浪浴日月,初不点垢氛”则进一步赞扬了友人在修行过程中的纯净与光明。
“问师顷何事,学佛苦宾宾”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修行生活的关心与好奇,同时也流露出对佛法深奥的理解与探索欲望。“纳踵不辍屦,无乃大劳神”表达了对友人修行艰辛的同情与理解。
“自云吾西儿,腹宝殊不贫”通过友人自述,展现了其内心的丰富与满足,以及对佛法的深刻领悟。“是身难再得,所惜剧飙轮”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佛法的珍视与追求。
“十年跻楚峤,六见匡山春”描述了友人修行生涯的漫长与艰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总祐迁秀晋,谁疏复谁亲”表达了对友人修行成果的认可与赞叹,同时也体现了佛法的包容与平等。
“束身从之游,骊颔一一扪”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佛法的共同追求。“如疲得熟歇,似笑回孤嗔”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轻松与愉悦。
最后,“近闻邑别境,宝峰插高旻”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新环境的关切与祝福。“中有拔俗老,疑马驹后身”赞美了友人所在环境的高雅与神圣。“餐风了不制,痒兴如爬皴”赞扬了友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坚韧与毅力。“闹绿稍暗地,梅雨吹南云”描绘了修行环境的宁静与美丽。“轻于凉风翮,笠首携筇孙”通过比喻,表达了友人修行状态的轻盈与自在。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也体现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对友人修行生活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自然、佛法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