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全文

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唐 · 沈佺期
传闻圣旨向秦京,谁念羁囚滞洛城。
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注释

传闻:听说,指外界流传的消息。
圣旨: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秦京: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羁囚:被囚禁的人,流放者。
洛城:洛阳,古代都城之一。
扈从:随从,侍奉君主的人。
方朔:汉代的文学家东方朔,以机智和直言敢谏著称。
冤气:含冤的情绪,申诉冤屈。
长平:地名,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地点。

翻译

听说圣上的命令要送往长安
又有谁会想到我这个流放的人滞留在洛阳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囹圄之中的感慨与思念。开篇即点出“传闻圣旨向秦京”,表明皇帝的车驾将至长安,秦京乃古称,指唐代都城长安。这一句既是时间背景的设定,也为下文的情感展开埋下伏笔。

紧接着,“谁念羁囚滞洛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助与哀伤。羁囚指被囚禁的人,滞洛城则是形容自己被困在洛阳的牢狱之中。这里“谁念”二字,充满了自怜和悲凉,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助。

第三句“扈从由来是方朔”,诗人以古代名臣方朔自比,表达自己也有为国家效力的雄心壮志。扈从指的是辅佐君主的官职,而方朔则是一位西汉时期的忠诚大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末句“为申冤气在长平”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欲为国申冤、雪恨的决心。申冤即指纠正不公之事,雪洗冤屈,而“冤气”则寓意于积怨与不满。长平此处或许非具体地名,更多应理解为广阔而深远的情感空间。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比皇帝驾幸长安的喜悦与个人囚禁之苦,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国家忠诚的执着。语言简洁,情感强烈,充分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及其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