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㪷米大半杂以糠,横索民钱名贴量全文

㪷米大半杂以糠,横索民钱名贴量

出处:《粜米行
宋 · 王十朋
诏书发廪周饥荒,使君减价粜黄粱。
奉行上意固已良,小人用心胡不臧。
㪷米大半杂以糠,横索民钱名贴量
怨语嗷嗷盈道傍,我惭寸禄偷太仓。
见之不言咎谁当,言之人指为轻狂,作诗聊语同舍郎。

鉴赏

这首《粜米行》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描绘官府在饥荒时期发放诏书,要求官员减价出售粮食的情景,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官僚体制与民众生活之间的矛盾。

诗中首先描述了朝廷颁布诏书,命令地方官员减价出售粮食以救济饥荒中的百姓。然而,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地方官员却利用职权,将大部分粮食掺杂糠秕,仅留下少量优质粮食供出售,并以此名义向百姓索取额外的钱财。这种行为导致百姓怨声载道,纷纷在道路两旁诉说不满。

诗人感慨自己虽身为官吏,却只能“偷太仓”获取微薄的俸禄,面对如此不公现象,却无能为力。他意识到,若不对此事进行揭露和批评,只会让那些心怀不轨的小人更加肆无忌惮。因此,诗人选择通过作诗的方式,向同僚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愤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反思。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官场腐败与民生疾苦之间的尖锐冲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深切渴望以及对底层民众疾苦的同情。通过这首诗,王十朋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