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全文

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

宋 · 姚勉
到处相思虎政苛,设官本意果如何
民今不足将谁足,籴本名和岂是和。
一例冉求增聚敛,几人阳子拙催科。
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

注释

相思:比喻对政治不满的情绪。
虎政:严厉、苛刻的统治。
设官:设立官员。
本意:最初的意图或目的。
民今不足:现在人民生活匮乏。
籴本名和:指政府的粮食政策。
增聚敛:增加税收。
阳子:古代贤人,此处借指不善征收的人。
拙催科:笨拙地催促赋税。
投劾:递交辞职信。
归欤:回家。
贤声:贤人的声誉。

翻译

各地都感受到苛刻的政治统治,设立官员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呢?
如今百姓匮乏,又有谁能满足这种需求?名为‘和’的粮食政策,真的能带来和谐吗?
所有人都像冉求一样增加税收,有多少人像阳子那样笨拙地催促赋税缴纳?
最近有人递交辞职信回家,但他们的贤名最终并未因之磨损。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诗人姚勉对于苛政与赋税制度的深刻观察。首句“到处相思虎政苛”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严峻统治,百姓生活困苦,如同被猛虎压榨。诗人质疑设立这些官职的初衷,是否真正是为了百姓福祉。

接下来,“民今不足将谁足,籴本名和岂是和”进一步指出,政府的粮食征购(和籴)名义上是为了稳定物价,但实际上并未达到和谐社会的效果,反而加剧了人民的贫困。

“一例冉求增聚敛,几人阳子拙催科”引用典故,批评官员们不顾百姓疾苦,一味增加税收,像冉求那样贪婪搜刮,而阳子则指那些不善征收的人,他们催促赋税的方式显得拙劣。

最后,“昨来投劾归欤者,到底贤声却不磨”表达了对那些敢于辞职抗议的官员的敬佩,尽管他们可能因此失去官位,但他们的贤良名声却不会因之磨损,反而更加显赫。

整首诗通过讽刺和批判,揭示了官府政策对民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敢于直言的清廉官员的赞扬,体现了诗人鲜明的社会关怀和道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