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采药来禹穴,骨瘦巉然鬓眉白
出处:《稽山雪》
宋 · 陆游
高人采药来禹穴,骨瘦巉然鬓眉白。
结茅分得野鹿场,一夜北风三尺雪。
明朝过午势愈恶,虎兕交迹人声绝。
虚窗纵横丛竹入,幽涧荒寂孤松折。
冻吟孰窥袁安户,僵卧秃尽苏武节。
人生饥寒固亦有,养气不动真豪杰。
希名后世吾所耻,姓字宁与身俱灭。
班马复生无自书,我作此歌空激烈。
结茅分得野鹿场,一夜北风三尺雪。
明朝过午势愈恶,虎兕交迹人声绝。
虚窗纵横丛竹入,幽涧荒寂孤松折。
冻吟孰窥袁安户,僵卧秃尽苏武节。
人生饥寒固亦有,养气不动真豪杰。
希名后世吾所耻,姓字宁与身俱灭。
班马复生无自书,我作此歌空激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禹穴: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骨瘦巉然:形容人骨瘦如柴,山岩般峻峭。
一夜北风三尺雪:形容冬季严寒,积雪深厚。
虎兕交迹:比喻危险的猛兽出没。
袁安户:典故,袁安在大雪中仍坚守家门,不外出求食。
苏武节:苏武持节牧羊,象征坚贞不屈。
养气不动: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为外物所动。
希名后世:追求身后留名。
姓字宁与身俱灭:宁愿姓名与生命一同消失,不愿追求虚名。
班马复生:班固、司马迁的代称,指杰出的史学家。
空激烈:内心充满激情,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
翻译
高人来到大禹洞穴采药,身形消瘦,两鬓斑白如岩他在野外搭茅屋,占据了一片野鹿出没的地方,一夜北风吹来,积雪厚达三尺
第二天中午时分,天气更加恶劣,猛兽出没,人声渐稀
透过窗户可见丛竹交错,深涧寂静,孤独的松树被雪压断
寒冷中谁还会去窥视袁安家那扇破旧的门?像苏武那样冻僵在雪地,节操不改
人生本有饥寒困苦,但养气静守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不愿追求身后虚名,宁愿姓名与肉体一同消失
即使班固、司马迁再生,也无法亲笔写下这样的诗篇,我只能空怀壮志写下这首激昂的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稽山雪》,描绘了一幅高人采药遇雪的场景。首句“高人采药来禹穴”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背景,暗示其追求自然与隐逸的生活。接着,“骨瘦巉然鬓眉白”刻画出人物的清瘦形象和岁月的痕迹。
“结茅分得野鹿场,一夜北风三尺雪”描绘了雪夜的环境,简练地写出大雪纷飞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的决心。“明朝过午势愈恶,虎兕交迹人声绝”进一步渲染了恶劣的生存条件,以猛兽出没和人声寂灭来突出孤独与危险。
“虚窗纵横丛竹入,幽涧荒寂孤松折”通过描绘室内和室外的景象,展现出环境的荒凉和主人公的坚韧。“冻吟孰窥袁安户,僵卧秃尽苏武节”借典故表达诗人对困境中仍保持气节的赞美,以袁安和苏武自比,展现其高尚情操。
最后两句,“人生饥寒固亦有,养气不动真豪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认为真正的英雄能在困苦中养气不屈,而“希名后世吾所耻,姓字宁与身俱灭”则表明他不屑于追求身后之名,宁愿与姓名共存亡。结尾“班马复生无自书,我作此歌空激烈”表达了诗人创作此诗的激情,虽然无人能理解,但仍要表达自己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坚韧态度和高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