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月沈浦,苦吟霜满舟
出处:《江上秋夕》
唐 · 司马扎
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
极目月沈浦,苦吟霜满舟。
孤猿啼后夜,久客病高秋。
欲寄乡关恨,寒江无北流。
极目月沈浦,苦吟霜满舟。
孤猿啼后夜,久客病高秋。
欲寄乡关恨,寒江无北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里代指长安。归路绝:归路断绝,意为回不去。
淹留:长时间停留,滞留。
极目:极目远望,形容视野开阔。
月沈浦:月亮沉入水边,描绘夜晚景象。
苦吟:痛苦地吟诗,表达内心的苦闷。
霜满舟:船上下满了霜,渲染凄冷的气氛。
孤猿:孤独的猿猴,常用来象征哀怨之情。
后夜:深夜。
久客:长期在外的游子。
病高秋:在高秋时节生病,秋天常引发人的愁绪。
乡关:故乡。
恨:思乡之愁。
寒江:寒冷的江水,象征着诗人的心情。
无北流:没有向北流的江水,比喻无法回归故乡。
翻译
回望茂陵方向归路遥远,有谁会挂念我在此地停留。放眼望去月亮沉入江边,苦苦吟诗霜花布满小舟。
孤独的猿猴在深夜啼叫,长期漂泊的我在这深秋。
想要寄托思乡的愁苦,可寒冷的江水并无北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傍晚独自乘舟归程时的凄凉心境。开篇“茂陵归路绝,谁念此淹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土、孤独行走的无尽哀愁和感慨。"极目月沈浦"则生动地描绘了夜色已浓,明月如水中之物般沉下去的情景,而“苦吟霜满舟”又透露出诗人在寒冷的秋夜里,对着覆盖船只的白霜发出无尽的叹息。"孤猿啼后夜"一句,通过孤独的猿啼声强化了夜深人静时的寂寞与悲凉。而“久客病高秋”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漂泊异乡而生的疾病,以及对深秋的哀愁。最后,“欲寄乡关恨,寒江无北流”两句,抒发了诗人想要将心中的乡愁和不满传递回故乡,但面对着寒冷无边际的江水,却找不到通往北方故土的流水来寄托自己的思念。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