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
出处:《虎牙行》
唐 · 杜甫
秋风歘吸吹南国,天地惨惨无颜色。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
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溪谷黑。
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
楚老长嗟忆炎瘴,三尺角弓两斛力。
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
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闻丹极。
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
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溪谷黑。
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
楚老长嗟忆炎瘴,三尺角弓两斛力。
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
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闻丹极。
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
翻译
秋风猛烈地吹过南方大地,天地间显得凄凉而失色。洞庭湖波涛汹涌,长江汉水回荡,连带古老的虎牙铜柱都摇摇欲坠。
巫峡阴冷如北方沙漠,峰峦深邃溪谷漆黑一片。
杜鹃鸟不再鸣叫,猿猴因寒冷而哀啼,山鬼在严寒和霜雪中忧郁。
楚地老人深深感叹,怀念炎热的瘴气,他们拉的角弓强劲有力。
峭壁上石城巍峨耸立,边塞防御工事如屏障般横亘,旗帜飘扬直入云端。
渔阳的骑兵在青丘狩猎,犬戎的铠甲映照着赤红的天际。
十年来八荒之地盗贼横行,征伐频繁导致寡妇哭泣,远方的游子深夜泪水涟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荒凉景象交织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历史事件的刻画,抒发了诗人对于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首句“秋风歘吸吹南国”以秋风为切入点,渲染出一片萧瑟之气,同时也指出了诗歌所面向的地理方位——南国。接着,“天地惨惨无颜色”则通过对天地颜色的描写,表现了一个荒凉而缺乏生机的景象。
“洞庭扬波江汉回,虎牙铜柱皆倾侧”中的“洞庭”指的是今湖南省境内的洞庭湖,而“江汉回”则可能是指长江与汉水的汇合处。这里通过对水势的描绘,以及“虎牙铜柱”的倾覆,展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动荡。
“巫峡阴岑朔漠气,峰峦窈窕溪谷黑”一句,则是对山峦之险峻与溪谷之幽深的描绘,这种景象在古代往往与边塞、战事有关,增添了诗歌的沉郁氛围。
“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一句中,“杜鹃”即杜鹃鸟,以其不来的寂寞来映衬环境的荒凉与人心的孤独。而“山鬼幽忧雪霜逼”,则通过对山鬼之忧虑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的相通。
至于“楚老长嗟忆炎瘴,三尺角弓两斛力”一句,诗人以“楚老”的形式出现,似乎在表达对于过去繁华时期的怀念,同时也通过“三尺角弓两斛力”的描写,展示了历史上的英雄气概。
最后,“壁立石城横塞起,金错旌竿满云直”及“渔阳突骑猎青丘,犬戎锁甲闻丹极”等句,则是对边塞城堡的坚固和军事行动的描绘,而“八荒十年防盗贼,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则通过对长期战争状态下的个人悲怆与国家征战之痛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深刻反映了唐代边塞地区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对于战争的无奈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