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出处:《慈恩寺起上人院》
唐 · 武元衡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禅堂:指修行或学习佛法的地方。支许:可能是指一位僧侣的名字,也可能是对僧侣的尊称。
清论:深入而清晰的讨论。
道源:佛法的根源。
尽:完毕,结束。
虚无:空无一物,形容空寂。
夕霭:傍晚的云雾。
澄:清澈。
山倒影:山在水中的倒影。
林动:树林摇动。
叶翻风:树叶被风吹动翻飞。
他日:将来的一天。
焚香:点燃香火,表示虔诚或等待。
待:等待。
还来:再次回来。
礼惠:以礼敬重,此处指尊敬有智慧的人。
翻译
禅堂中的支许和我一同,深入探讨佛法的源头。世事如秋云起落无常,夜晚的虚空仿佛只剩下了沉寂的暮霭。
清澈的池塘映照着山的倒影,树林中风吹过,树叶翻飞。
将来有一天,我会焚香静候,再来这里向智慧的你表达敬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图景。开篇“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两句表达了对佛法真理的探讨和追求,以及对禅修环境的描摹。“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则是用自然界的变化来比喻禅定的境界,无始无终,只留给人以虚空的感受。接着“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寺院中的景色:清澈的池水映照着山峰,而林间的叶子随风摇曳。
最后两句“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表达了一种期待,期待着某个特定的日子,那时将焚烧香料以示等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惠聪上人的尊敬之情。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佛法修持的向往和期待,以及对师长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