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建学,五与攸因
千乘建学,五与攸因。
盛德斯选,公门日新。
崇高惟岳,贶甫生申。
去衡移广,迁征自镇。
悠悠铜略,藐藐金邻。
莫远非督,无恩不宾。
三江靡浪,五岭奚尘。
式歌式舞,仁哉至仁。
公其飨福,于万斯春。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无名氏所作的《欧阳威德政碑铭》,它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赞美了欧阳威在治理地方时展现出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
首先,“赫赫宗陈,桓桓鼎臣”,开篇即以“赫赫”、“桓桓”这样的形容词,描绘出欧阳威在地方治理中的显赫地位和坚定形象,如同宗庙中的重要人物,如同鼎立的重臣,凸显其权威与影响力。
接着,“千乘建学,五与攸因”,指出欧阳威不仅在军事上建立了强大的力量,还在文化教育上有所建树,通过“建学”来培养人才,通过“五与攸因”来稳固地方秩序,展现了他全面的治国理念。
“盛德斯选,公门日新”,赞扬欧阳威以其深厚的道德品质被选为地方长官,并且在他的领导下,公门(官府)的治理日益创新,体现了他的领导力和改革精神。
“崇高惟岳,贶甫生申”,将欧阳威比作高山,象征其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同时提到他如同赐予福祉,生发申明,强调了他的恩泽和教化作用。
“去衡移广,迁征自镇”,描述欧阳威在治理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既能够去除旧弊,又能够扩大影响,同时保持地方的稳定。
“悠悠铜略,藐藐金邻”,通过“铜略”和“金邻”的比喻,展现欧阳威在军事上的策略和外交上的智慧,既能在铜墙铁壁中保护地方安全,又能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
“莫远非督,无恩不宾”,强调欧阳威的治理政策广泛而深入,无论是远近之地,还是不同背景的人群,都能得到他的关注和照顾,体现了他的公平与包容。
“三江靡浪,五岭奚尘”,用自然景观的平静与清洁,象征欧阳威治理下的地方安宁与清廉,没有纷扰和污浊。
“式歌式舞,仁哉至仁”,最后以歌舞的形式表达对欧阳威的敬仰之情,称其为真正的仁者,表达了人民对他仁政的衷心感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欧阳威德政的颂扬,展现了其在政治、军事、文化、道德等多个方面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对地方治理的深刻理解和卓越贡献,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