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耸名山誇伏虎,人逢宝刹拟逃禅
出处:《虎山岩》
清 · 施钰
寻幽路绕线城边,远近村庄锦绣连。
天耸名山誇伏虎,人逢宝刹拟逃禅。
风篁泉籁秋无暑,梵呗钟声佛有缘。
指点白沙沙外景,槟榔树树绿浮烟。
天耸名山誇伏虎,人逢宝刹拟逃禅。
风篁泉籁秋无暑,梵呗钟声佛有缘。
指点白沙沙外景,槟榔树树绿浮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林画卷。首句“寻幽路绕线城边”,以“寻幽”二字开篇,点明了诗人探寻自然之美的意图,而“路绕线城边”则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引导读者步入一个未知而神秘的世界。
接着,“远近村庄锦绣连”一句,将视线从山间小径拉回人间,远处与近处的村庄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织锦,紧密相连,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丽。这种由自然景观过渡到人文景观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天耸名山誇伏虎,人逢宝刹拟逃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山中景象的描绘。名山耸立,传说中有伏虎守护,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着某种超凡脱俗的力量。而“人逢宝刹拟逃禅”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通过与寺庙的相遇,似乎在寻求心灵的解脱与平静。
“风篁泉籁秋无暑,梵呗钟声佛有缘”两句,将笔触转向听觉感受。秋日的山林中,微风吹过竹林,泉水潺潺,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消除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清凉与宁静。梵呗与钟声交织在一起,不仅是对佛教仪式的描述,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指点白沙沙外景,槟榔树树绿浮烟”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远方的景色。白沙与绿树、烟雾交织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又蕴含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村庄、寺庙、自然声音以及心灵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