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挂冠为弟子,同参肯许是耕閒
出处:《殊胜院柬悟雪禅人》
宋 · 孙锐
百年萧寺古云间,五夜焚修昼掩关。
雪岭衣传方丈室,虎丘石点可中山。
天开罨黛成仙境,地接琉璃映佛颜。
我亦挂冠为弟子,同参肯许是耕閒。
雪岭衣传方丈室,虎丘石点可中山。
天开罨黛成仙境,地接琉璃映佛颜。
我亦挂冠为弟子,同参肯许是耕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修行生活,充满了宗教与自然之美。"百年萧寺古云间"一句,既点明了时间的悠久,也勾勒出了萧寺古老、云雾缭绕的景象。紧接着"五夜焚修昼掩关",则表现出僧人日夜不懈地修炼,以及他们对外在世界的隔绝。
"雪岭衣传方丈室"中的"雪岭"形容山峰之美,而"衣传"则是佛教用语,比喻佛法如同穿越世代的衣衫,永恒不变。"虎丘石点可中山"一句,则是在描绘僧人在深山中的修行生活,这里的"虎丘"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石点"则是对禅定时刻的心境写照。
"天开罨黛成仙境,地接琉璃映佛颜"一段,则是通过对比天地的壮丽景象来形容僧人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这里的"罨黛"和"琉璃"都是美好的色彩,借以表达佛法的庄严与纯净。
最后"我亦挂冠为弟子,同参肯许是耕閒"一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愿意放下俗世的荣耀,成为僧人的弟子,与之共同修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某些士大夫对于出家为僧、追求精神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