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天山雪,长怀上苑春
出处:《寄沈阳剩惮师》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汉家臣妾尽,馀尔牧羝人。
自食天山雪,长怀上苑春。
短书无雁寄,愁鬓带霜新。
夜夜闻笳吹,因君泪满巾。
自食天山雪,长怀上苑春。
短书无雁寄,愁鬓带霜新。
夜夜闻笳吹,因君泪满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寄沈阳剩惮师(其二)》。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以及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首句“汉家臣妾尽,馀尔牧羝人”,以“汉家臣妾”喻指自己曾有的荣华与归属感,如今“尽”了,只剩下“牧羝人”的身份,即像汉朝使节苏武那样,被流放到遥远的地方,孤独地放牧羊群。这里借用了苏武牧羊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被贬谪或流放的境遇。
接着,“自食天山雪,长怀上苑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述了诗人身处恶劣环境,只能依靠自然界的冰雪为生;另一方面,却始终心系着故乡的美好,怀念着曾经繁华的上苑,即京城或宫廷的春天景象。这种强烈的反差,既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眷恋,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
“短书无雁寄,愁鬓带霜新”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在无法通过书信传递消息的情况下,诗人只能独自承受离愁别绪,岁月的流逝在他头上留下了新的白发。这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最后,“夜夜闻笳吹,因君泪满巾”将情感推向高潮。每到夜晚,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胡笳声,不禁思绪万千,泪水湿透了衣襟。胡笳声是边塞特有的音乐,常与思乡之情相联系。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哀愁,也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家乡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处境时的坚韧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