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侪负君亲,但守不黔突
读书识大体,于世无弃物。
谁欤戒盈满,视彼攲器侧。
如君执谦柄,我不能万一。
群公石渠上,天子正侧席。
翻然侍亲归,袍茜发黑漆。
老仙顾之笑,吾与子居越。
人生屈伸肘,犹动静语默。
非无鹤乘轩,亦有骥在枥。
忠当尽臣节,孝则共子职。
煌煌周孔意,千古照简册。
吾侪负君亲,但守不黔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汉:长江和汉水。大体:大道理,全局观念。
弃物:无用之物。
戒盈满:警惕过度自满。
攲器侧:倾斜的器皿,比喻过度的状态。
谦柄:谦虚的态度或原则。
石渠:古代皇家图书馆。
袍茜:形容衣袍颜色鲜艳。
居越:居住在越地。
屈伸肘: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
鹤乘轩:比喻高贵的人才。
骥在枥:比喻有才能的人有待施展。
黔突:烟囱熏黑,比喻生活贫困。
翻译
高郎源自江汉,波涛起始之处。读书能明大义,世间万物皆有用。
谁能警戒自满,看看那倾斜的器皿。
像你这样持守谦逊,我无法企及万分之一。
群臣聚集石渠,皇帝也在侧耳倾听。
忽然决定回家侍奉双亲,衣袍鲜艳发色乌黑。
老仙回头微笑,我和你同在越地居住。
人生起伏就像伸展和弯曲的手臂,动静之间默默无言。
并非没有仙鹤乘坐华车,也有骏马静待槽枥。
忠诚应尽臣子职责,孝顺则需履行子女本分。
辉煌的周公孔子教诲,千百年来照亮史册。
我们辜负了君亲期待,只愿坚守职责,不使炉灶熏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归来时的场景,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品德高尚、忠孝并重的人物形象的赞美。
“高郎水江汉,波浪所从出。”开篇即以壮丽的自然景观设定基调,水波涌动,似乎预示着某种力量或人物的出现。
“读书识大体,于世无弃物。”此句显示了诗中人物不仅博学,而且具有高尚的品格,对万事万物都能有一番深刻的理解和珍视。
“谁欤戒盈满,视彼攲器侧。”这里的“谁欤”表达了一种疑问,或许是在询问这样的德行之人是谁。接下来的“视彼攲器侧”则可能暗示着对此人的观察和赞赏。
“如君执谦柄, 我不能万一。”诗人似乎在自比,觉得自己无法与那位品格高尚的人相提并论。
“群公石渠上,天子正侧席。”这一段落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可能是在皇帝的座下,展示了一个权力中心和尊贵的场合。
“翻然侍亲归,袍茜发黑漆。”这里的“侍亲”可能暗示着对君主或高官的服侍,而“袍茜发黑漆”则是对其外表装饰的一种描写。
“老仙顾之笑,吾与子居越。”这一句似乎在讲述一位长者或者仙人的笑容,以及诗人自己与某人(可能是上文中的高尚人物)共同生活的情形。
“人生屈伸肘,犹动静语默。”这两句话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内心的宁静,似乎在强调对内心世界的珍视。
“非无鹤乘轩,亦有骥在枥。”这一句通过鹤和骥两个意象,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才华和能力,并存共生。
“忠当尽臣节,孝则共子职。”这是对忠诚和孝顺这两种美德的肯定,表明诗人对于这些品质的重视。
“煌煌周孔意,千古照简册。”这里提及了儒家经典中的智慧和道理,强调其长久的影响力和指导意义。
最后,“吾侪负君亲,但守不黔突。”诗人表达了对某位君主或尊长的敬意,以及自己对于这种关系所持有的谨慎态度。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写和象征性语言,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忠孝并重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品德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