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行不得,去去若为情
出处:《山路闻鹧鸪》
明 · 王恭
朝入翠微畔,钩辀雨外鸣。
声声行不得,去去若为情。
苦竹湘南驿,黄茅岭外程。
乡心正无那,闻尔泪沾缨。
声声行不得,去去若为情。
苦竹湘南驿,黄茅岭外程。
乡心正无那,闻尔泪沾缨。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山路闻鹧鸪》描绘了一幅山间清晨的画面。首句“朝入翠微畔”,以早晨进入青翠山色中起笔,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钩辀雨外鸣”中的“钩辀”是鹧鸪鸟的叫声,雨后的山野更显得其声清晰可闻,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
“声声行不得,去去若为情”两句,通过鹧鸪的啼叫传达出一种无法前行、留恋不舍的情感,仿佛在诉说旅人的离愁别绪。诗人将鸟鸣与自己的心境巧妙地融合,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苦竹湘南驿,黄茅岭外程”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苦竹和黄茅暗示了道路的荒凉,而湘南驿和岭外程则点明了诗人远离家乡的遥远路程。这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乡心正无那,闻尔泪沾缨”直抒胸臆,诗人因听到鹧鸪的啼叫而触动乡愁,泪水不禁沾湿了衣带,直接表达了那份浓烈的思乡之情。整首诗以鹧鸪的鸣叫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