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动地来,万鼓相应发
出处:《尉氏道中》
宋 · 孔武仲
江县花已繁,天畿草初茁。
春风动地来,万鼓相应发。
长郊不敢进,环坐借藁秸。
前村应稍近,时有驼鸣?。
春风动地来,万鼓相应发。
长郊不敢进,环坐借藁秸。
前村应稍近,时有驼鸣?。
拼音版原文
鉴赏
孔武仲的《尉氏道中》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生活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美丽画面。
“江县花已繁”,开篇即点明季节,江县之地花朵已经盛开,春意盎然。“天畿草初茁”则继续描绘大自然的景象,天畿(天然形成的围栏)旁边的野草刚开始萌芽,生长得十分茂密。
“春风动地来”,这里的“动”字用得非常传神,它不仅形容了春风轻柔地吹拂大地,更暗示着春天气息的到来带来了生命力。“万鼓相应发”则是对春日里自然界声音的描绘,万物苏醒,仿佛无数的小鼓在春风中同时奏响,表现了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情景。
接下来的“长郊不敢进,环坐借藁秸”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片繁华却又有所保留的心情。长郊即远郊,诗人似乎在说自己不愿深入这些春意盎然的自然之中,而是选择坐在草地上,用野草来遮挡自己的视线,或许是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前村应稍近,时有驼鸣?”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更为亲切和缓的景象。诗人提到前面的村庄并不远,而且时不时能听到牛羊的声音,这里的问号增加了诗歌的韵味,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间生活。
总体来说,孔武仲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内心世界的宁静。